【工作动态】
●我市实施“五个一”行动 推进“安全月”活动走深走实
●我市召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
【区市工作】
●李沧区念好“四字诀” 筑牢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防线
●抢抓先机 防治结合 城阳区加快实施安全发展行动计划
●即墨区“三招”齐发力 助推安全生产监管提质增效
【工作动态】
我市实施“五个一”行动推进“安全月”活动走深走实
4 月 30 日,市政府将 5 月份定为“安全月” 。全市各级有关部门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自觉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覆盖、全方位、全领域部署开展“安全月”活动,以“五个一”行动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为各级“两会”顺利召开提供安全保障。
开展一次大交叉大联合执法检查行动。 一是分行业分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根据行业实际,将全市 26 个部门单位分成 3 类主体分别实施检查: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应急局和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部门系统内(区市)交叉执法检查;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电力)牵头开展部门联合执法(检查) ;市教育局、市人防办、市民政局等 20 个部门单位组织开展系统内部自查,强化执法倒逼、联合惩戒等措施,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二是“铸安石”小程序推动安全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开发“铸安石”安全生产检查小程序,每天汇总检查情况,每周调度进展情况,实现本轮执法检查“线上”留痕、 “全程”追溯、 “闭环”整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截至 5 月 31 日,26 个市级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 4504人次,检查企业 2019 家,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4 项,当场整改问题 838 项,限期整改问题 659 项,暂时或部分停产停业 4 家,拟对 34 家企业立案处罚,当场简易处罚 1 家,下达执法文书 873份。三是“三个一律”措施倒逼安全责任落实。所有亡人责任事故一律挂牌督办;发生亡人责任事故一律经济问责;对发生亡人责任事故的区市一律专项督导。 向平度市和高新区派驻安全生产工作督导组,对其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调研和点对点督导帮扶。
开展一次油库、棉花仓储等物资专项检查行动。一是开展油气储存重点部位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充分评估研判危化品、易燃物资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齐增“三碰头”以及气温升高等带来的安全风险,突出油气储备基地、临时储油区、危化品储罐等重点区域和部位,由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二是开展棉花仓储等重点单位消防专项检查。聚焦涉油、棉储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单位,集中开展消防专项检查。“安全月”期间共组织检查涉油企业 427 家,棉花仓储企业 23 家,其他单位场所 701 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914 处,临时查封 19 家,责令“三停”2家,罚款49 万元。三是实施安全约谈推动隐患整改。梳理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 75 家,组织对 105 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具体责任人开展当面约谈,现场签订消防安全承诺书,组织专家现场检查指导,逐一落实安全包保责任并挂牌公示,分级分类落实安全管控措施。
开展一次森林防火专项行动。 一是 9 个检查组深入一线明查暗访。市森防指办公室成立 9 个检查组,按照包干责任清单,实地督导检查并督促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和防火责任。期间共出动216 人次,检查 347 个站点,覆盖全市 39 个重点镇街、3 个重点林区,限期整改问题 240 项。二是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四级网格责任体系。以网格防控体系为责任链条,全市推动建立 10 个一级网格、73 个二级网格、1000 个三级网格、2266 个四级网格,压实网格责任,夯实基层基础,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森林防灭火责任体系。三是健全森林火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完善卫星监测、高山远程监控、地面巡护等监控网络,推进森林火情全方位、全时段智能监管。目前全市卫星热点监测和 143 处高山远程监控系统全天候监测运行,确保一旦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开展一次领导带队督导检查和暗查暗访行动。 各级政府领导和专业委员会负责同志分别带队, 深入分管行业领域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火工作。市安委会办公室成立暗访组,深入 7 个区市(功能区)和 13 个行业领域进行安全生产暗访拍摄,发现问题全部闭环整改。各区市(功能区)、部门采取“四不两直”、实地查看、随机抽查等方式,深入街道、各类园区、生产一线、山林等重点部位,开展安全生产及森林防火工作督导检查。
开展一次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大提升行动。强化信息化支撑,依托“智慧安监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功能,推出企业“安全生产健康码”。“红码”警示固有风险高、管控措施不到位的企 业,后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重点关注;“橙码”警示有一定管控措施、但日常安全管理还不够到位的企业,后续加强安全管控;“黄码”提醒有一定固有风险、管控措施相对完善的企业,后续强化整改提升;“蓝码”展示固有风险低、管控措施到位的企业,后续减少执法检查频次。增设安全隐患举报功能,市民和企业员工可通过扫描“安全生产健康码”举报企业安全隐患。对于连续多次被举报,且经查实后长时间不整改造成长期“红码”的企业,将一律纳入安全生产“黑名单”,实现对企业的差异化监管、精准化执法。(市应急管理局综合处供稿)
我市召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
6 月 17 日上午,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结束后, 我市接续召开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孟凡利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 也是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各级各部门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全力抓好动员部署, 抓好问题排查, 抓好集中整治, 抓好制度建设,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切实解决问题,务求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会议强调,当前即将进入暑期、汛期,自然灾害多发,安全生产形势复杂严峻。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三个必须”的要求,全面梳理风险隐患,紧盯重要领域,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安全生产各项举措落细落小落地落实。深刻吸取浙江温岭事故教训,全力抓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等各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 集中开展危化品道路交通安全联合执法,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堵塞安全监管漏洞。突出能力建设,全力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积极实施引水上山工程,开通林区运输道路、防火通道,配齐配强一线防灭火队伍等。全力抓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落实城市易涝区域和风险隐患点的抢险措施, 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聚焦旅游、交通运输、住宿、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全力抓好暑期安全生产工作。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守住红线、坚守底线,扎扎实实落实好安全监管责任。强化责任分工,对风险和管控措施做到知了全局、 掌握细节、 心中有数。 强化督查考核, 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拉出清单、立即整改。强化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做好全天候应急处置准备。强化作风建设,不得对安全生产工作疏忽大意、投机取巧,真正把责任卡实、把任务落实、把工作做实,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会议印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青岛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讨论稿) 》 。下步将成立工作小组,修订印发《青岛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为我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起好步、开好头。 (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办公室供稿)
【区市工作】
李沧区念好“四字诀”筑牢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防线
今年以来,李沧区坚持“以 100%不出事的目标做好安全管理, 以 100%要出事的假设做好应急准备” , 念好 “防” “管” “助”“教”四字诀,筑牢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防线。
一、 “防”字当头,时刻拧紧思想“总开关” 。一是防控部署到位。成立区应急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疫情防控期间应急管理系统工作要点》 《李沧区企业复工复产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根据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二是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加快“李沧区安委办信息化平台”推广应用,依托平台开展企业基础信息摸排、执法闭环管理和统计分析管理。截至 6 月 18 日,全区 11 个街道的 115 个社区通过平台摸排生产经营单位 1.19 万余家,上传安全检查记录 3000 余份,整改隐患 390 余项。三是防护能力提升到位。持续深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巩固 130 余家已建成的高危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建设成果;积极探索小微企业建设新模式,开展小微企业风险管控“两库” (即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点管控模板库和企业风险点信息库)建设,全面推行“清单式”管理。
二、 “管”字动真,织密扎牢安全防护网。一是开展各行业领域安全大检查。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部署开展覆盖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城镇燃气、人员密集场所、山林防火等全行业领域大检查。二是开展高危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加强对危化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全环节全流程监管;对涉爆粉尘、涉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特种作业、安全生产“三到位”等重点领域进行执法检查。截至 6 月 18 日,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专家 800 余人次,检查各类工贸企业390 余家。三是开展隔离留观点专项检查。吸取福建泉州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教训,组织发改、建设、卫健、消防等部门对集中隔离点房屋使用安全和消防安全开展专项检查。 截至 6 月18 日,累计出动检查人员 200 余人次,查处整改各类安全隐患50 余项。
三、 “助”字为要,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一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把牢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关,以建章立制为抓手把牢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关, 以柔性执法为导向把牢企业安全生产服务关,助力全区企业有序复产复工。成立 7 个指导服务组,累计服务指导危化品企业 50 余家次,加油站 200余家次, 涉氨制冷企业 150 余家次。 二是助力来青人员服务保障。采取“333”工作法做好来青人员服务保障工作: 划分 3 3 类人员(自驾来青返青人员、已从重点地区返青在社区居家隔离人员、北站转运的来青返青人员) ; 成立 3 3 个专组(统计协调组、医疗卫生组、公安保障组) ; 建立 3 3 项机制(管理制度保障机制、接待服务保障机制、消杀防疫保障机制) ,规范优化服务保障模式。三是助力社区一线防控。区应急局 32 名党员干部分批次下沉一线助力疫情防控,抽调精干力量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点应急值守,向疫情防控一线捐赠口罩 1000 余个、防护手套 550 余副、消毒 液 500 多公斤,为社区一线防控点申请应急帐篷 200 顶。四是助力企业排忧解难。实施“零跑腿”和到期证件自动顺延服务,上门为 12 家到期换证、网上申报困难的企业现场受理申请,为 27名特种作业人员和 12 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办理证件延期申请。
四、 “教”字促效,勠力画好最大同心圆。一是扩展宣教“新广度” 。开展第19 个“安全生产月” 、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安全生产“七进”等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 6 万余份,推送应急公益安全短信 50 万余条。二是开辟宣教“新路径”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组织辖区企业参加“万名企业家复工复产安全培训”和双重预防体系培训等,督促企业自行开展复工复产和新入职员工教育培训。截至 6 月 18 日,共有 1000 余家企业、8000余名员工参训受训。三是探索宣教“新方法”。利用“李沧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推出网上“云课堂” ,针对加油站、有限空间作业、涉爆粉尘等重点行业场所安全管控,聘请专家录播现场教学视频 5 期; 录制燃气使用、 复工复产安全等动漫宣传视频 3 期,促进安全生产理念深入人心。 (李沧区应急管理局供稿)
抢抓先机防治结合城阳区加快实施安全发展行动计划
城阳区紧密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提高政治站位,聚焦隐患问题,采取多种打法,压缩备战时间,提前加速推进“安全发展专项治理 3 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
一、明责任,筑牢行动根基。一是关键少数示范引领。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出台《城阳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明确“火车头”安全生产领域“干什么、怎么干”,构建参照系,树立对标杆,夯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使全区各级领导安全生产履职尽责有标可循、有据可依。二是规定动作落实责任。针对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出处多、层级多、要求多的特点,研究出台《城阳区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履职规则》,采取先破后立、归类、细化、量化的办法, 形成领导干部履职 “一本帐” 。 三是制度集成体系运转。积极搭建安全监管工作制度体系,出台《城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运行规则》 《城阳区安全生产重要工作事项督办制度》以及联络员、媒体曝光、日报告等制度,形成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制度体系, 实现 “一个体系抓运转” “一个清单照着干”的格局。
二、早展开,抓住治理先手。一是放大先机效应。充分借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17—2019)成功经验,充分把握2019 年既定开展城市安全发展三年行动的战略先机,充分依托2020 年初既已展开的区域风险评估成果,乘势而上,确定了“1+2+21”(1 个总体方案、2 个专题方案、21 个专项方案)的总体计划,提前进入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的拟制展开工作,坚决放大既有优势, 继续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 二是紧抓治理导向。紧紧抓住问题、结果、目标“三要素”,明确“三年行动”的攻坚治理对象,打通攻坚通道,明确攻坚路径,确定攻坚堡垒,将行动具化、实化、细化。聘请第三方机构,迅速展开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拿出“放大镜”“显微镜”,全面查找我区安全风险,掌握风险点位、 风险级别。 目前已完成火灾、 危化品、 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领域评估,为“三年行动”取得实效夯实了基础。
三、优战法,着力多向突破。一是向防治结合跃进。从突出隐患问题的整改治理,向既注重整治,又下大力防范转变。专题研究出台了 《城阳区生产经营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指导清单》 ,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 8 项管理清单、 政府 3 项监督检查清单,规范有限空间作业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强化整治,先后累计排查检查有限空间点位 939 处,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840 项。二是向重点领域推进。组织开展电气线路消防安全、燃气使用安全、铁路沿线外部环境安全等专项整治,为接续展开的“三年行动”摸了实情、探了实底。截至 6 月 8 日,全区开展电气线路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1583 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1196 项,排查整改燃气用户端风险隐患 12 项,挂牌督办 13 项隐患问题。三是向细节末梢渗透。将重点工作调度督导转化为常态化、细节化调度督导。运行安全生产日报告制度,每日调度各级各单位领导带队检查、执法检查、日常巡查情况。今年以来,全区累计组织 4196 个执法组,执法检查 7106 家生产经营单位,查纠隐患 6427 项。先后 5 次集中督办燃气使用、暗访暗查问题整改、消防安全等突出问题,有力促进了齐抓共管和工作落实。(城阳区应急管理局供稿)
即墨区“三招”齐发力助推安全生产监管提质增效
围绕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即墨区坚持问题导向、强基固本、精准发力,以明晰责任为先导、以创新机制为重点、以教育培训为抓手,构筑安全生产坚实防线。
一、以明晰责任为先导,织密安全责任体系网络。即墨区紧紧抓住党委政府、部门、企业这三个关键责任体,将 2020 年定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架构年” 。1月份率先出台《区委、区政府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 《镇街、功能区及部门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 ,以清单的形式梳理细化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 形成了区委书记、 区长等 13 位区级领导共 66 项职责,实现领导干部照单履职、 按单监管, 推动 “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落实落地。以持续强化综合监管为导向,紧跟机构改革步伐,重调整区安委会并组建成立 13 个专业委员会,出台《区安委会运行规则》 ,健全会议、工作报告及问题线索移交等 5 项议事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区安委会和 13 个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全区 8 项重点工作和各行业领域 58 项重点工作, 纲举目张, 逐级确立年度主攻方向,以目标导向引领工作任务推进落实。
二、以创新机制为重点,抓牢安全生产基本盘。即墨区坚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的重要抓手,树立平台化思维,推动智慧安监云平台、风险 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融合发展。 根据即墨区行业特点,选定木质家具、机械铸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包装印刷、针织服装 5 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采取“标杆培训、对标建设、全面推进”的工作模式,以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为主线,以智慧安监云平台建设为依托,以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牵引, 按照 “企业抓风控、 镇街抓巡查、 区级抓指导、分类抓推进” 的建设思路, 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层层落实。借助社会治理网格化等平台,构建“群众举报、村居巡查、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的安全生产打非工作机制,形成协调联动、联合执法、 共同打击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来, 仅在危险化学品领域,已取缔非法储存经营点 3 处,罚款 33.9 万元,没收非法经营危险化学品 86.6 吨,拍卖价 44.84 万元,所有案件一律公开曝光、依法严处,在全区范围形成有力震慑。
三、以教育培训为抓手,助力企业安全复工复产。针对今年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和复工复产高峰期“双期叠加” ,即墨区抓紧抓牢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这一基础性工作, 做细做实安全服务指导 这一精准化措施,坚持线上培训和线下服务并重,推动企业从思想和行动上树牢安全红线意识,助力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针对疫情期间不宜集中组织员工培训的情况,充分运用“互联网+” 思维,邀请专家精心制作授课辅导视频,以“空中课堂”的形式为全区企业提供便捷的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线上培训服务, 打破时间、地点、人数限制,用“屏对屏”解决“面对面”聚集扎堆的问题,累计培训 1.78 万人次。针对企业长期停产停工的情况,梳理人员、设备、环境和安全管理四个方面共20 项主要问题风险,以“明白纸”的形式引导各单位强化风险意识,抓好防范措 施。针对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影响的情况,坚持服务与执法并重,制定《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企业十条措施》 ,推行柔性执法,以教育引导为主,慎用强制措施,以便企利企的务实举措助力企业安全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以来,全区累计出动安全服务人员 24488 人次,帮扶指导企业 13823 家次,帮助解决安全问题 6201 项。 (即墨区应急管理局供稿)
![]() |
Copyright © 2014 青岛市应急管理局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1492号 鲁ICP备0503858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2000006地址:青岛市香港中路17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13578 邮箱:qdsyjj@qd.shandong.cn网站地图 |